俄羅斯船隻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南極受困,令前往救援的中國基地科學考察船“雪龍”號同樣一度被困。這一救援行動引髮針對南極旅游的爭議。
  危險之旅
  一些探險旅行者把南極視作“最後的荒野”之一,那裡有冰川奇觀、帝企鵝和無邊無際的白色莽原。但正如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上乘客所見,南極同樣充滿著因暴風雪、冰山和海洋帶來的危險。而作為世界上最偏遠的所在之一,一旦需要救援,往往相隔數千公里。
  去年12月24日,載有74人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受困於南極迪維爾海的浮冰區。相距1100多公里的“雪龍”號接到求救後趕往救援,雖然成功轉移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的乘客,但稍後同樣受困海冰。直至本月7日,兩船方纔相繼脫困。
  就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這次南極之行的性質,各方說法不一。有消息稱,這是一次旅游觀光。法國極地研究所主管伊夫·弗雷諾稱其為“偽科學探險”。法新社9日報道,52名乘客中,半數為付費乘客。
  而活動組織方澳大利亞方面堅稱,這是一次科考之旅,旨在考察環境變化。
  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南極旅游管理方面的專家達妮埃拉·利格特則認為,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航行的區域通常科考船和游輪都不會去。
  救援困難
  利格特說,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這次遇險“確實提醒我們,無論是去南極科學考察還是觀光旅游,我們都要應對一種極端環境”。
  法新社報道,有記錄以來,首艘抵達南極的游輪是阿根廷“偵察兵”號。它1958年的那趟旅行搭載100名付費乘客。
  行業數字顯示,南極游客人數1990年時每年不足5000人,現增至大約3.5萬人。多數游客乘船抵達,其中一些不惜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旺季期間花費超過2萬美元住豪華艙。
  同時,儘管新西蘭航空公司一架DC—10型飛機1979年墜毀在南極埃里伯斯火山,所載257人全部遇難,但每年仍有不少游客乘飛機前往南極觀光。
  利格特說:“南極的獨特之處是它非常偏遠,而也正因如此,一旦一艘大型船隻遭遇狀況,幾乎不可能及時救出所有乘客。”
  另外,傳統救援部門相隔遙遠,救援受困船隻的任務通常會落在南極一些科考隊身上,因而會打亂他們詳細制定的科考計劃。
  這次除“雪龍”號,趕往救援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的還有法國破冰船“星盤”號和澳大利亞破冰船“南極光”號。對此,法國極地研究所主管弗雷諾抱怨,這浪費了法國、中國和澳大利亞珍貴的極地科研資源。
  需有原則
  弗雷諾告訴法新社記者:“沒有理由把南極列為禁區、只對科研人員開放。只是,南極旅游必須受到監督和管理,那麼運營方纔能確保在需要時能得到幫助。”
  專家利格特認為,國際南極旅游經營者協會在這方面做得不錯。她說,經這一協會批准的游輪,通常是結伴前往南極,如果一艘遇險,會有“結伴制”作保障。同時,游輪必須雇用具有南極航行經歷的船員。
  南極旅游的另一爭議是可能會對南極環境造成潛在影響。利格特說:“對游客而言,南極最大的賣點是自然風光、野生動物和相對沒有被破壞的環境……因此,保持原貌符合他們(運營方)的最大利益。”
  國際南極旅游經營者協會發言人阿蔓達·林恩說,協會旗下的游輪遵守嚴格環保措施,禁止游客帶非本土物種或微生物上岸。同時,搭載超過500人的游輪禁止游客登上南極大陸。
 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,澳方官員也已表態,必須吸取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的教訓,完善極地旅游規章。
  李良勇(新華社特稿)
  李良勇  (原標題:南極救援引發旅游爭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d81vdyb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